
俗话说,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。可是现在又有多少大龄男女,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结婚对象而迟迟没有走入婚姻的殿堂。爱是一种需要,是一种缺乏,所以我们都追求爱。这种爱的发生必须结合天时地利人和,才有可能修成正果,否则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遇到正确的人,只会成为一种遗憾。既然供给量与需求量都很大,为什么终身合同迟迟不能签定呢?
原因是:心理需求和现实供给存在差距,不满意感使你无法说服自己走入婚姻的礼堂。于是你现在正等待一个更满意的人选,谁是更满意的人选,你想过了吗?现实是既定的,只有调整心态适应现实。
写作初衷:帮助更多的人以较低成本(节约时间,节约感情,节约金钱,减少伤害)结束单身,为了共建和谐社会,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。和谐家庭构筑和谐社会,美好的愿望我们共同创造。
定义:单身是指未婚者。
分析工具:SWTO( 即优势,劣势,机遇 ,威胁)
假设前提:门当户对,性格相似,将减少摩擦,如一根轴承两边的两个车轮,共同前进。
新型家庭观念:男女平等,实现合作,互赖,共赢,发展,如太极图,刚柔并济。
1.外部因素:家庭,职业环境,等 ,谁能与我匹配
2.个人因素:年龄,星座,学历,专业,工资等,谁能与我匹配
3.优势分析:写出自己的10个优点,谁能被我吸引
4.劣势分析:写出自己的10个缺点,谁能欣赏我的缺点
5.目标人群(根据前面4点,找出那个他(她),按条件的重要程度,重要定A,如果有26个条件,最后一个定Z,从而自己对于那个不完美的他(她)衡量可妥协程度)
6.如何找到目标人群?(当你的目标锁定在较小的范围时,你心里会知道,哪里可以找到这样的人。)
7.如何认识并与目标人群发展感情?并珍惜这个千挑万选的人,不要轻易说放手。
8.计划反馈过程:两个人的磨合过程,是验证心里需求的过程。
9.修订目标(第5点)和计划( 第 6.7点)
10.最终实现目标—告别单身
酝酿了一些日子,觉得要写点有价值的东西,但又不想太具体,所以就写成理论分析。本人态度谦虚,喜欢别人弹劾我的不足之处,希望各位路过的领导,批评指正。只有不断的批评和自我批评,人才会不断进步。
案例分析
[转]一个34岁女硕士的婚姻策划书
一、策划目的:在35岁来到之前嫁给一个好男人。
二、背景研究
1.宏观环境分析
社会越来越让人迷失,缺乏安全感。男婚女嫁还是基本的社会构成模式。普遍特征为男人以貌娶人,女人因房嫁人。
2.市场情况分析
在大陆地区的婚嫁市场中,还存在相当数量的持身待嫁女性。据调查,其中30岁以上的女性数量远多于男性。处于30-40岁之间的高学历未婚女性基本独立,不愿将就,成为尴尬的小众群体,因为她们已经丧失青春与美貌,徒然拥有不切实际的灵魂这劳什子,在物质至上的年代,已经丧失了核心竞争力。她们不愿意成为男性的基本消耗品,又不具备成为男人倾慕的奢侈品(三围火爆,青春美貌)的资格。而目标人群或未婚或离异,其需求对象以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为主。喜欢找比自己小N岁的女子,已离异又具有较高身份的男性更狠,非青春貌美刚毕业女大学生不娶。同时同性恋人群又流失了一部分资源.所以市场前景黯淡,不被看好。
三、产品SWOT分析
优势:性格人品好,纯真智慧生动善良温柔细腻善解人意;职业不错,高校教师;爱好:旅游看书听音乐;还不到40岁。
劣势:三高——年龄高,已然34;个子高,居然1米7,学历高,俨然硕士;美不过西施丑不过无盐,相貌平平。
机会:据说女人还有机会。
威胁:所有年轻貌美女子。
四、竞争对手推广手段分析
青春是一切的通行证。
五、目标对象分析
年龄:33-44
学历:本科或以上
心理需求:不明。
六、诉求地区
杭州或者海外(据说海外人士不介意女性学历更高)
七、诉求重点
重新提倡心灵美.
八、推广手段分析
1.靠熟人介绍相亲:机会有限,并且反季促销,更加渺茫.
2.婚介:标榜男英俊潇洒女貌美如花,不能取信于民.
3.酒吧:一夜情的滋生地而不是婚姻.
4.周末晚上去西湖边逛:有可能被误认为从事特殊职业.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